文章来源:维C学医/Kilon
因为新冠疫情的影响,去年的高考被罕见地推迟了一个月。尽管国外的疫情现在还很严重,但在中国,有党和政府强有力的领导,有中西医的共同努力,新冠疫情早就被很好地控制住了。所以今年的高考,再过两天就要如期举行。此时,我在想,如果我们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学习中医,让中医也像语文、数学、英语那样,成为主科来参加高考,这将会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?

大家都知道,不管有没有发生疫情,医院附近总是人流量特别大,交通特别堵,停车特别难。这三个特别,特别是开车经过医院周边的人,感受特别强烈。“脱贫三五年,一病回从前”,“得了阑尾炎,白种一年田”,“救护车一响,两头猪白养”,有过住院经历的中老年人,对此普遍有同感。他们不怕吃苦,就怕生病,因病受穷,甚至因病使得两代人受穷的也不在少数。看病难、看病贵,已经成为社会不和谐,不稳定的重要因素;路上去医院看病的人流,加上探望的人流,来来往往,无形当中成为了城市道路拥堵的重要因素。
如果中医课自小学一年级就成为主科并参加高考,由于我们大多数的家长,一个个望子成龙,望女成凤,所以对教育特别地重视,想必会像现在对待“语、数、英”三门主科那样,经常陪学陪练。这样一来,全社会便会自动自发地,兴起全民学习中医的热潮了。大家通过对中医的学习了解,明白了养生的道理与方法,能够做到防范于未然,生病的人数将会大大降低,人们的身体健康程度自然是越来越好。大家通过对中医的实践体验,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,原来对中医有所误解的,也将会因此慢慢消除,不会再纠结中医到底科不科学,也不会再怀疑中医能不能治病,这一系列争议或问题都将烟消云散。
当然,这或许会有人问,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学中医,会不会太早了?中医那么深奥难懂,很多大人都感觉难学的事情,小孩子能行吗?

被大家誉为“中医小药王”的李牟慕容,3岁开始认药,6岁学习诊脉,8岁能辨识1000多种药材。他小小年纪在电视上,能当众被蒙上双眼,来识别千种药材,仅通过把脉,他就能区分众多真假孕妇。这些,有几个大人或者专业医生能做到呢?另外,以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,我9岁才开始接触中医,通过两三年的探索学习,基本也能做到把脉开方。家里人的小病,现在都是我们自己治,小病治好了自然也就不会酿成大病。所以自从父亲陪我学医以来,妹妹从出生至今快4岁,她就一直没到医院看过病。不像我小时候,4岁前几乎每年,都要进出医院好几次。生病不仅浪费时间与金钱,而且还让我们无形中,成了医院周边交通拥堵的制造者之一。
李牟慕容3岁认药时,是读幼儿园的年龄,6岁学诊脉时,正好是小学一年级入学的年龄。他在八九岁时,可以说是医术不凡了。李牟慕容那么小都能学好中医,我想,只要提供学习机会和学习环境,我们也一样能学好中医的。所以如果小学一年级就开设中医课,我认为是可行的。
如果中医课自小学一年级就成为主科并参加高考,那么九年义务教育的意义就非同一般了。只要教学方法得当,通过9年的中医学习,每个毕业生管理好自己的健康,应该是问题不大的。按照郭生白老师他们“大医传承”的做法,成年人一般一年左右,即可达到“小病自己治,大病好商量”的程度,我们通过9年的学习实践,完全是可以超过这个水平的。这样一来,想必医院门前的交通将不再拥堵,人们也不会轻易因病致穷了。我们的身体将会更加健康,生活将会更加幸福,我们国家的财富也将会积累得更多,并能将财富用到更加需要的地方去。
如果中医课自小学一年级就成为主科并参加高考,那么不久后,我们国家将会是人人皆医,不管什么疫情,在中国都将很难传播。一年一度的高考,再也不会因为疫情而延期,人们的生活与生产,再也不会因为疫情而受到影响。

如果中医课自小学一年级就成为主科并参加高考,我国中医人才将会层出不穷,甘肃那位让人敬重的“猪蹄厅长”(原甘肃省卫生厅刘维忠厅长)的理想蓝图,将会全部得以实现。中医药踏上“一带一路”倍受追捧,岐黄学院在国外遍地开花,通过岐黄学院以医带药、以医带商,所带来的多赢局面,使得全球各地都像“清明上河图”描绘的那样繁华热闹,
那时,世界各国的人民,讲着不地道的中文,来中国采购地道的中药材,品尝中国地道的美食,流连忘返地欣赏着我国独有的中医药文化美景。那时,中国人民则穿梭于世界各国,用地道的中文,向外国朋友传授中国医学,宣传中国文化,推广中国制造……那时,全世界就像一家人,同住地球村,其乐融融。